5月15日晚,安徽大学二级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周晓光教授作客“洙泗讲堂”,面向我校师生线上开展了题为“‘徽学’何以成‘学’”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吴佩林院长主持,学院300余人云端与会,学术氛围热烈浓厚。
报告开端,周教授首先对“徽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梳理:其一,释义“徽学”之“徽”。周教授讲述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学界最初讨论徽学问题时,“徽学”便称“徽州学”,并特别强调“徽学”并非“安徽学”。沿时间的脉络,从徽州的地理位置到区域发展,立体呈现了古徽州的地域范围与社会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其二,释义“徽学”之“学”。周教授从文献典籍出发,阐释“徽学”之“学”主要涵盖两层含义:一为学问,一为学科。其三,综合阐发“徽学”的内涵与外延。周教授首先针对徽学的定义展开学术史的考察,串起了学界就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继而阐发自己的观点,高度肯定徽州历史文化及传承创新是徽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进而引出本次报告的主题,即徽学何以成为一门专门学问,以及徽学如何开展学科建设。 报告的第一板块,谈及徽学为什么能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徽学之所以从众多的区域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学问,是基于五个因素的复合影响:因素一,历史上关于徽州自然与人文的探究传统奠定了研究基础。学界对于徽学的研究从未止步,自古至今留下了丰硕成果,周教授梳理了南朝梁至清部分代表性著作,后引申至近代以来学界对于徽州人文及文化的探讨,并对黄宾虹、许承尧二位徽州学家的事迹进行介绍。因素二,源远流长且内涵丰富的徽州历史文化提供了研究对象。周教授肯定了徽州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指明其文化不仅是区域个性的标签还彰显徽州独特的文化风采。针对徽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周教授将其概括为是集连续不断、兼容并包、引领潮流、世俗生活、体系完备五大特色于一体的独特文化。因素三,丰富的徽州历史文献和大量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徽州文书的发现提供了坚实的资料支撑。周教授点明史料对于徽学研究的重要性,徽州自古便有“文献之邦”的美誉,徽州文献的质量与数量闻名遐迩,而且大批量徽州文书的发现对徽学研究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徽州丰富的历史文献与文化遗存,为徽学研究提供了厚重的学术根基。因素四,学术界致力于徽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做了有益探索和理论准备。周教授指出学界自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为构建学科体系展开讨论,许多学者不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留下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成为徽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因素五,20世纪80年代学术研究转型,区域史研究新领域的开辟促使了徽学因时而生。周教授引用学者对于当前史学界发展的看法,指出学术转型为徽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周教授总结正是这五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徽学成为一门专门学问。 报告的第二板块,阐发徽学如何进一步开展学科建设。周教授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构建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首先,夯实徽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周教授指出正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的研究,徽学才相继取得了一部分理论成果,但是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部分相对薄弱因此,强化学科建设是重中之重。其次,推进徽学资料的数字化整理。周教授罗列学界当前已有的成果,肯定徽学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并以徽州文书的整理为例强调资料的数字化建设为徽学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再次,拓展和深化徽学研究的领域。周教授指出要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徽学研究的多层次、宽领域延伸,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科发展。最后,架构高层次的学科平台。周教授强调学科建设除开展学科本身研究之外,架构高层次学科平台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借此,周教授以安徽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为例,强调一个高层次平台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徽学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因素不可或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将徽学构建成一门成熟学科。 报告尾声,孟伟教授就周教授的报告简谈了自己的感想,从徽学研究中联系至晋商研究,阐释“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物质社会与文化遗产的关系,高度肯定徽学研究40年来取得的成就。王川教授针对徽学研究的成就,就巴蜀文化的发展前景与周教授交流了意见,并以巴蜀文化研究中如何处理古代、近代、现代的关系为例进行了探讨。随后,周教授又针对学生所提的“国内的徽学研究与海外是否有交流”、“徽州民间文献的整理工作对其他区域有何借鉴”、“徽州乡村治理模式是否可以称为契约式的治理模式”等问题——进行解答,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吴佩林院长总结此次的学术报告,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言概括了徽州地域的魅力。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报告圆满结束。
编辑:李明祺
审核:吴佩林 刘贤贤 陈秀双
上一条:媒体报道第五届地方的档案与文献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洙泗讲堂之韩志斌:“中东部落:概念认知、类型演化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