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THIS NAME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洙泗讲堂之郭小凌:古希腊人的政体循环论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2-11-1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年11月11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小凌先生做客“洙泗讲堂”,通过腾讯会议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古希腊人的政体循环论及其对现代的启示”的学术讲座,这场讲座是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科推出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系列讲座的第15场学术报告。讲座由赵文亮教授担任主持人,西南大学徐松岩教授、我校特聘教授王玮先生和贾文言副教授担任与谈人,相关专业师生及线上听众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内容十分精彩。
  讲座伊始,郭小凌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古希腊人的政体循环论是什么。循环一词出自古希腊词kyklos,(圈、轮子)。这个词被一些研究政体的古希腊思想家运用在他们观察到的古代政体形式更迭的规律性表述上,加了前缀类似ana为anakyklosis。首先使用这个词的是思想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中第一个完整提出五种政体依次替换、周期性循环往复的论述。波里比乌斯在其大作《通史》中提出七种政体循环论,也用了这个词。近现代西方学者把这个词译作the cycle of constitutions,即政体循环。
讲座的第二部分,郭教授分析了古希腊人产生循环论思想的原因——古希腊所在的地中海区域在古代世界是唯一经历过多种政体的地区。郭教授生动地将古希腊比喻为古代世界唯一的政体实验室,将参与实验的古希腊人比作实验室的实验员,政体循环论是古希腊人的直接实验上升到理论的产物,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波里比乌斯的《通史》第六卷,可以看作是政体实验室的始终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报告书。
  讲座的第三部分,郭教授讲授了古希腊政体循环论的形成与演化。“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是第一位讨论不同政体之间存在转换关系的先驱,奠定了政体循环论的基础。希罗多德之后,讨论政体循环论的是思想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提出循环概念,这种循环由6种政体环节组成,分别是:勋阀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僭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在柏拉图看来,前四种是非正义的坏政体,分别从君主政体或贵族政体演变而来,政体的每个环节总是较前一个政体环节的弊端要多,君主制和贵族制弊端最少。当“城邦最后的祸害”僭主政体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周期”之后便又还原为君主或贵族政体。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大作中没有继承老师的公式化解释,而是提出一种开放的说明,其中包括政体相互转化的论述,与循环论比较相近,影响了后来的波里比乌斯。波里比乌斯是古希腊人中最后一位论述循环论的希腊理论家,他在《通史》第六卷用很大的篇幅专门讨论罗马特殊的政治体制形成的背景、历史上各种政体的好坏优劣、彼此之间的转换关系问题,这就构成了他的循环论的内容。
  讲座的最后,郭教授阐释了古希腊的政体循环论对现代人的启发作用,主要有三点:首先,希腊政体循环论在衡量一种政体好坏优劣时,所持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该政体是否能够关照社会整体的利益与满足公民集体的需求。其次,古希腊政体循环论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解释政体问题。在他们眼里,任何一种政体,无论是正宗政体还是变态或衰败政体,均具有暂时性,必然要经历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第三,古希腊思想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政体问题。在他们眼里,所有政体均具有两重性,用今人解释,因为人的局限决定了人设计的政治体制的局限,所以任何政体都具有长处与短处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讲座的提问互动环节,郭教授对听众提出的“多数希腊先哲对民主制度的批判是否会影响古代希腊政治史研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地缘政治环境等)对政体选择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使大家受益匪浅。
  在讲座的与谈环节,西南大学徐松岩教授感谢了郭教授对古希腊政体循环论的讲解和系统梳理,古希腊是政体的试验场,希腊人见多才识广,才能提出政体循环学说。徐教授还就“柏拉图对政体的研究与其法治思想的关系”这一问题与郭教授进行了探讨。贾文言副教授认为郭教授的报告学术底蕴深厚、现实关怀深刻,这次报告既是理解古代希腊政体循环理论的指南,也为大家理解当代中国政治以及辩证地、批判地认识西方现实民主政治提供了方向指引。贾文言副教授还就“古代希腊思想家是否有关于政体保存方法的论述”这一问题与郭教授进行了交流。我校特聘教授王玮先生表示郭教授的报告带来了很多启发,让他在史学理论方面有了新想法。最后,赵文亮教授表示,郭教授的报告是对古希腊学者思想的研究,但是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政治体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三位与谈人的评议也十分精彩,今天的讲座是一场高质量的、非常成功的学术讲座。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郭小凌,1950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博物院》期刊主编。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首都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研究方向为世界古代史和西方史学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西方史学史》《古代世界的奴隶制与近现代人的诠释》等20余种著作。



编辑:任思琪
审编:赵文亮 刘贤贤


 

上一条:洙泗讲堂预告 | 周书灿: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
下一条:洙泗讲堂预告 | 崔希逸袭击吐蕃事件及其历史记载迷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