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THIS NAME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第一届全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生论坛在曲阜举办

发布日期:2022-12-04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年12月4日,由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生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集了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8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交流。论坛同时邀请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世界历史》《史学集刊》《史林》等期刊杂志社,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评议。


  当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杜曙光教授主持,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刚教授致辞。刘刚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百忙之中拨冗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世界史学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曲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关心与指导,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

  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梁占军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指出世界史学科未来要有大的发展,关键在于年轻人的培养。此次会议对于世界现代史学科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希望参会的博士、硕士生们通过此次论坛,在学术上有新的收获。他对曲阜师大给予本届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称赞曲阜师大作为论坛的倡议发起单位并举办第一届论坛,开了一个好头,预祝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的大会主旨报告由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贾文华主持,内容包括专题学术报告、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三个环节,6位学者先后发言。

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贾文华主持主旨报告

  在学术报告环节,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做了题为《科学与政治:美国科学界对核禁试问题的争论及影响》的报告,指出美国科学界禁试与反禁试的两种力量一直是并存且平衡的,双方的争论实际上影响了美国的决策,不仅制约了美国政府的核试验政策及美、苏核禁试谈判进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苏核禁试谈判的结果。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教授做了题为《反美主义——一个全球性现象的解读》的报告,将国际政治学的方法与历史学方法相结合,从概念界定、分类、主题和客体、方式和手段、内容和原因、在各地的表现等十个方面对反美主义这一全球性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作学术报告

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环节,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西师范大学车效梅教授从自己培养研究生数十年的经验出发,分享了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方法与经验。他从师生关系、寻找科研点、培育学生多维视野、定期交流汇报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同时,他认为师生之间要互相理解,在认识国家与文明间的差异时也应做到相互理解。西北大学韩志斌教授从好奇心、生长点与个性化三个维度,分享了自己读博阶段和此后作为学者在学术思维培养和养成方面的心得体会。

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西师范大学车效梅教授作专题报告

西北大学韩志斌教授作专题报告

  在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柴英编审以《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2年索引为例论述了学术论文的创新路径,指出在选题时需有问题意识、追求中外汇通拓展学术视野、清楚把握学术史的脉络,如此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学术研究之路。《史学集刊》副主编宋鸥编审从审稿角度梳理了世界史学术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评价一篇论文是否符合录用标准,要看其是否具备九个要素,包括选题价值、摘要是否得体、是否运用一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论点是否明确、论证是否完备、文章结构层次是否合理、资料是否详实可靠、行文是否流畅、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结构是否完整。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柴英编审作专题报告

《史学集刊》副主编宋鸥编审作专题报告

  通过上午各位教授和专家的分享与交流,参会的学者们与学生们感到受益匪浅。

  下午是分论坛研讨环节,会议将73篇入选的研究生论文分为8个专题、9个分论坛进行研讨,每个分论坛安排两至三名评议专家对每篇论文进行细致、深入的点评。评议专家由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具有教授职称(大多是博士生导师)的理事、特邀专家和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审组成。研究生宣读自己的论文后,专家们针对每一篇论文进行精准评议。

  第一分论坛的议题为“百年变局下的欧洲及其国际关系”,与会者共计提交8篇论文,涉及欧洲对外关系的文章数量为5篇。首都师范大学武垚利用多国出版的档案材料对政变前英国、德国拉拢南斯拉夫的外交活动以及政变后南斯拉夫新政府的危机外交和英国、德国的对策进行论述,揭示了二战期间大国在中小国家开展外交竞争的演变过程;曲阜师范大学王景康从南海战略地位、德国需求、列强在南海角逐态势三个角度剖析了德意志帝国涉足南海的原因;湖南师范大学徐舰考察了1911年至1921年德国民间协会的在华活动;西北师范大学赵非凡论述了冷战期间中国与欧共体的关系,认为中国与欧共体的合作反对了霸权主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广西师范大学田稳亭对英美在“法国重返印度支那问题”上的合作进行了研究,指出英美的合作是法国能够重返此地的原因。

  3篇论文涉及地区国别研究和学科史。北京大学许卓越论述了19世纪末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卡普里维政府的外交政策及构想,指出卡普里维政府在内政、外交等方面的改革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体现出19世纪末工业化狂飙时期的德国面临的转型之惑;曲阜师范大学唐冲考察了战争对英国婴儿福利的影响,认为英国提高儿童福利的真正原因在于英国将人口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陕西师范大学王泽方对国内学界关于施利芬计划的认知偏差进行了反思,分析了西方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和分歧。

  第二分论坛的议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外交流交往”,与会者共计提交9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与不结盟运动、中苏关系、中法关系等问题。湖北大学的三位博士生都将研究聚焦于中国与不结盟运动问题。赵振宇论述了邓小平对不结盟运动认识的缘起、基本观点及影响;王璞探析了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人权领域的合作及前景,认为二者合作前景广阔,有利于加强南南合作,缩小南北差距;周乾梳理了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的动因、过程及意义,认为中国申请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是历史和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涉及中苏关系的论文有2篇,黑龙江大学张晨分析了北塔山事件对于中苏关系的影响,认为国民党政府在此事件后开始转向彻底的反苏反共,苏联政府也由支持国民党政府转变为支持中国共产党;华东师范大学陈思蓓考察了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谈判,认为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二战后东北亚政治局势的变化,探查中苏东北经济谈判的波折历程,实际上也能探寻冷战在中国发生的过程。涉及中法关系的论文1篇,广西师范大学王艳以马神甫事件的审理为切入点,探析了中法双方关于此案的不同立场。

  此外,东北师范大学王淇铭探究了格里菲斯对《孙子》的认识,指出“重返孙子”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在于以坚实的学术话语体系纠正外界的偏狭化解读,让更多人读懂中国基于漫长历史而形成的和平基因与和平发展之路;暨南大学吴津论述了济南广智院的创办及其历史贡献,认为济南广智院对民众、高校、教会、博物馆事业这四方面都有贡献,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湖南师范大学孙阳将研究聚焦于王宠惠对战后世界和平的思考,认为其战后世界和平思想虽带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第三分论坛的主题是“百年变局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与会者共计提交7篇论文,内容涉及日本在满洲的活动、日本对外政策与战略等问题。关于日本在满活动的文章为4篇,东北师范大学陈敬瑞以满铁兽疫研究所为中心,叙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兽疫科研活动,指出其本质为辅助日本对华畜产扩张的重要机构;北华大学张铭睿论述了日本海军在满洲地区进行的殖民侵略活动,指出驻满海军部在满洲的活动是日本海军侵华罪行的一个缩影;长春师范大学张晓旭考察了伪满时期东北电信业的发展历程,认为其推动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对中国主权造成了巨大损害;东北师范大学王鑫论述了满铁附属地山东移民的死亡安置问题,认为这一问题的困境及解决可以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参考。南京大学李书剑考察了日本在1927年日内瓦海军会议中采取的制衡英美策略,认为日本借此在英美矛盾中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黑龙江大学王岚考察了日本在日俄战争前的对俄政策,认为在两国间的交往中应维护本国合理合法的国家权益,理性考量他国权益,从而促进世界和平、有序的发展;湖北大学吴奕锋论述了冷战时期日本共产党的中立与不结盟政策,认为日本共产党的主张有利于牵制日本的右翼,对于东亚与世界的稳定都具有一定贡献。

  第四分论坛的主题是“百年变局下的亚太及其国际关系”,共计有9篇论文入围,其中涉及第三世界国家研究的文章有6篇,另有3篇对新加坡和韩国分别进行了研究。西南大学朱复明对缅甸民主化转型以来美国援助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对缅甸援助的效果存在反复和流于表面的情况,原因在于美国习惯于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从零和博弈的视角看待和处理对外关系;吉首大学马烈魁以夏威夷王国和萨摩亚王国的兴亡为切入点探讨了边陲地区在面对西方“中心”主导的世界体系时,如何看待和应对现代性;山西师范大学陈肖对阿曼努拉时期的喀布尔城市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在扩大了已有现代化基础的同时因耗资甚巨招致人民不满;赣南师范大学颜培嘉考察了太平洋战争时期缅甸民族主义者巴莫与日本的合作,认为其原因在于巴莫受到了反英民族主义思想和大东亚民族共荣思想的共同影响;福建师范大学许涵渊论述了尼克松政府对朗诺政变的认识与因应,指出尼克松政府对朗诺政变的不当处置,对美柬双方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李少帅探析了明清鼎革时期琉球王国的中华认同,指出这种认同促进了琉球的兴盛和发展;赣南师范大学吴湘莲考察了新加坡历史起点中的“1819说”和“1299说”,认为此种转变是为了淡化殖民色彩,同时增进新加坡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广西师范大学张玉宁考察了日本对英国在1915年新加坡兵变中的援助,认为其不但没有修复英日同盟裂痕,反而加速了英日关系的恶化;山西师范大学刘培淇探析了二战后韩国经济政策和社会转型,认为韩国经济腾飞的原因在于多因素的合力作用。

  第五分论坛的主题是“百年变局下的美国”,共9篇论文入围,内容涵盖了美国移民史、外交史以及妇女史等方面。首都师范大学王艺儒以巴黎图书馆学校创办为切入点论述了一战后美国图书馆事业国际化的肇始,认为其在打破了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图书馆界的束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国际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轨迹;南开大学张慧霞论述了美国《1924年移民法》与移民限额制度形成二者间的关系,认为《1924年移民法》确立了新的移民限额标准、移民签证制度和移民优先权制度,这对限额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山东师范大学陈少晶以橡胶生产为例探析了二战期间美国与巴西的合作,指出巴西向美国出口橡胶支援了反法西斯战争,同时促进了亚马逊地区的开发,实现了将亚马逊边境融入国家的长期目标,有利于巴西国家一体化发展;赣南师范大学刘甜对战后美国官方的巴丹记忆进行了研究,认为其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预见美国政治发展动向及其外交战略;兰州大学田心聚焦于简·亚当斯民主理论的思想与实践,认为其对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女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辽宁大学张诗尧以“爱河事件”为切入点考察了美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认为美国政府运用信息发布者的身份捏造谎言,展现了其政治虚伪欺骗性的一面;南京大学付文广认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关于门罗主义的辩论既揭示出亚美利加概念的重塑和再定位,也为“二战”后缔造“美利坚治下的和平”奠定了思想基石;山东师范大学姜帆指出,1968年的“新春攻势”是美国越南战争政策由升级到降级的转折点,约翰逊政府最终赢得了战役,却失去整场战争的胜利;武汉大学石莹考察了20世纪庚款退还始末,指出庚款退还的出发点在于美国对国家利益的维护。

  第六、七分论坛的主题为“冷战”,与会者共计提交14篇文章参与讨论。大部分论文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英、美、日、中四国原始档案,部分论文还使用了多边档案互证的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芷晗探析了从关系缓和到建交过程中的美国对华核政策,认为美国改变其政策的原因,一是为了改善中美关系,二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维持美苏核武器较量中的优势;华东师范大学田地考察了英国威尔逊政府在印度洋的核部署计划,指出威尔逊政府印度洋核部署计划的流产是英帝国在全球领域“撤退”的缩影;华东师范大学陈锐论述了苏联核武器在1954年巴统缓和政策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苏联氢弹的爆炸从根本上引发了对出口管制实际效果、管制常规武器的必要性的质疑,甚至直接动摇了美国对西欧的安全保障政策;武汉大学马雨聪以第一次台海危机为切入点分析了冷战初期美国对台湾问题的考量与对华核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李明楠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前期日本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演进脉络及对美关系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苏婧考察了英美两国在对华政策上出发点的差异和英国外交的特点,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英三边关系;兰州大学兰佳辉以20世纪80年代埃塞俄比亚饥荒为切入点,揭示了美国对外援助的政治性本质;武汉大学魏崴指出,美国政府对爵士乐的政治利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修复了因种族问题而受损的国家形象,但是不断涌现的种族歧视问题,也让美国通过爵士乐外交积累起来的善意消失殆尽;武汉大学曾泳心认为,英国的奠基性工作使科伦坡计划完成制定,并对科伦坡计划后续存在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华东师范大学武乐曼对英国与科伦坡计划起源进行了再探讨,认为东南亚地区作为解决英镑问题和防止共产主义“扩张”的重合之处,成为英国关注的战略重点,由此诞生了“科伦坡计划”;西北大学邵煜考察了里根政府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隐蔽行动,认为其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加速了苏联解体和美苏冷战的结束;福建师范大学伍岳探析了苏联对1980年至1981年波兰危机的政策;广西师范大学张朝凯剖析了战后英国在越南“一进一出”的成因;湖北大学杨鑫钰论述了美国对第一次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态度及应对。

  第八分论坛的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民族主义问题”,共计9篇文章入围,主要以中东地区研究为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张鑫研究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对巴以冲突的影响,指出大起义对巴以问题和冲突造成的影响是直接而全面的,包括导致巴勒斯坦人的民族主义斗争方式转向极端化和恐怖主义,加剧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政治斗争;山东师范大学赵春超论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与中东反美主义兴起的关系,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成了中东反美主义兴起的标志,此后中东反美主义逐渐兴起并成为一种时代性现象;山西师范大学潘南君论述了利林布卢姆与俄国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关系,指出利林布卢姆输送犹太知识分子回到耶路撒冷,这为后来犹太人回归以色列奠定了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姜浩远认为,美国的压迫催生了叙、伊(朗)联盟,叙伊关系的未来走向则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曲阜师范大学张雪、张得志将研究聚焦于阿以冲突的调解问题上,张雪指出,美国为调解阿以冲突提出了罗杰斯计划,尽管这一计划最终流产,但为美国中东外交积累了经验;张得志认为尽管雅林调解阿以冲突的尝试归于失败,但是此举为以后的阿以和谈铺平了道路;中央民族大学季宸回溯了20世纪的民族主义,认为民族主义重构了20世纪的人类历史,民族主义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危害并存,我们应对其持理性认识;湖北大学王昕宇论述了1976-1978年英国对南非种族主义问题政策的变化;上海大学鲁明宙指出,传教士对于亚述民族主义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但是传教士对亚述民族主义的影响更多趋于负面,使得亚述民族主义最终因其脆弱性而走向分裂和失败。

  第九分论坛的论文主要属于环境史与性别史的范畴,与会者共提交8篇论文。中山大学郭缅基探析了澳大利亚林火防控策略的演变,论述了欧洲殖民者从限制“以火控火”到发展“控制性燃烧”的演变过程,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澳林火预防阻力有所增加;上海师范大学陶万勇研究发现,加勒比海因其对美洲人民至关重要的地位及其严重的海洋污染,促使海洋法在20世纪70年代后不断完善,加勒比国家从此由分歧走向合作;曲阜师范大学张晟渝研究发现,19世纪华人在加州的农业活动对加州的农业发展、土地景观和社会生产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武汉大学裘绮影研究发现,随着南极价值为各国所知,美澳都在南极拥有重要的利益,但面对利益冲突,两国没有走向对立,而是不断协调分歧,相互妥协,最终共同促进《南极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大学王晶玉针对美国“洛厄尔女工”的地位、影响及反映的时代问题作了分析,并指出“洛厄尔文雅的新女工”成为美国破解工业化困境的一种方式;中国人民大学侯俊玲研究发现,南非妇女联盟在组织反抗活动的过程中将家庭看作种族合作的唯一空间,因而其反抗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是捍卫家庭;鲁东大学姜思羽详细论述了一战时期美国德裔女性的公共活动和影响,并指出她们的公共参与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女性自身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师范大学任柯冰对二战前日本女性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指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资本家为获得解放女性的劳动力而为其提供一定的体育教育。

  闭幕式环节由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黄民兴教授主持,各组代表分别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了汇报。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车效梅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她首先对主办方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承办方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其次,世界现代史的研究不应只聚焦于国际关系、冷战史等方面,应将现代史的研究领域扩展至广大的亚非拉地区,这样世界史才能真正起到支撑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最后,她向所有与会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黄民兴教授肯定了本次论坛的举办意义,认为年轻人在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的同时要将个人选择与国家需求相结合,这对于个人与国家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梁占军教授进一步感谢承办方曲阜师范大学及与会专家、同学对论坛的支持,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院校和学生参与其中。

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北大学黄民兴教授主持闭幕式

  (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陈晗供稿、供图)

(转载自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上一条:2022年洙泗讲堂邀请专家及报告题目
下一条:会议手册:第一届全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生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