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THIS NAME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洙泗讲座之马建标:无声的战略: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本事”与百年认知史

发布日期:2024-10-18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1017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马建标教授做客洙泗讲座,在孔子会堂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无声的战略: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本事与百年认知史》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王京传教授担任主持人,张赫名教授、孙晓光教授担任与谈人。相关专业师生300余人共聚孔子会堂参与了本次讲座,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浓厚。

讲座伊始,马建标教授首先通过对现有关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研究存在的研究误区的分析,指出今天讨论的问题——延续半个世纪的门户开放政策(1899-1949),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何种因素造成了两次门户开放照会内容的差异?20世纪的中国学者是如何认识这一政策的,并发生了何种变化?围绕这些问题,马建标教授顺次展开,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生动的分析。

马建标教授旁征博引,展示了丰富的史料,针对具体问题从两次门户开放照会的内容谈起,划分了五个时期对研究展开论述:清末民初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知;冷战与中共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识;中美冷战话语体系的竞争;改革开放与门户开放政策的再认识。观点层层递进,展示了马建标教授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极具启发意义。最后,马建标教授总结:在20世纪的中国学界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百年认知史上,真正决定时人对门户开放政策认识的因素并非门户开放政策制订的实际历史过程,而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东亚国际战略格局。从1900年到1945年,美日在亚太的大战略竞争不仅规范了中国的联美制日战略,而且影响了时人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知;新中国成立前30年,在美苏冷战格局的制约下,中国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识纳入美国侵华史的叙述体系;1978年中美建交之后,中国学界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识开始纳入改革开放史的叙述框架。由此观之,20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国际战略格局,作为一个无声的政治力量一直在影响着时人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知,构筑了门户开政策穿越百年中国的一个不断变化了的历史语境。在与谈环节,张赫名教授提炼了马建标教授报告的核心内容,还强调了报告对于学术界的贡献和意义。她指出,马建标教授的报告让与会者对历史上的两次门户开放政策照会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一点对于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此外,张教授还提到,马教授强调了在观念史研究上需要做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及在史料搜集方面要做到爬罗剔抉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领悟,将所学方法有效地应用于学习研究。

在提问环节,马建标教授就同学们现场提出的有关中美关系史及制度史研究方面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作了深入浅出的回答。最后,王京传副院长对马建标教授的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做到学以致用。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专家简介:马建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在史学权威刊物《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专题论文,出版译著和专著多部。代表著作:《冲破旧秩序:中国对帝国主义国际体系的反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译著:《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上海三联书店,2008),《误读异邦:20世纪的美国人与中国、俄国的关系》(台北,2014)。先后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社科新人”、复旦大学“卓学计划”优秀人才、国家“特支人才”等人才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



编辑:徐文宇

摄影:徐文宇

初审:徐淑婷

终审:夏金金


上一条: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近代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
下一条:名家讲坛之付成双:生态现代化视野下的北美历史变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