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晚,我院与曲阜师范大学孔府档案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题为"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与近代新史学的演变轨迹"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吴佩林教授主持,四川大学粟品孝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鱼宏亮研究员评议。
导言部分,张侃教授就“何为民间历史文献”,“近代新史学”概念的来源,以及追寻“演变轨迹”的意义几个问题进行介绍,为后续对民间历史文献学发展历程的讲解进行铺垫。
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梁启超的“新民”史观与其研究著作,章太炎的民俗史学观念,以钱穆为代表的的新儒家的庶民史观,指出了史学对中国的巨大意义。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顾颉刚教授着眼“辨伪古史”为本的“层累史观”与其注重民俗文献的研究方法。顾颉刚教授注重以研究故事的方法去研究历史,注意到了歌谣俗曲、神话传说、历史记忆之间的"层累造史"的关系。通过对顾颉刚教授研究历程的讲解,展现了民俗文献学初期的发展成果。
第三部分介绍了社会经济史的发展形成及其特别的研究方式。张教授指出,社会经济史在研究方法上,将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互动关系,同时注重挖掘传统史学忽略的民间文献。
第四部分介绍了民间历史文献研究的历史人类学转向。张教授讲述了郑振满、丁荷声等学者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搜集和研究,指出他们在研究具有久远历史的社区时,既关注历史制度,又注重搜集民间历史文献,呈现出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倾向。
第五部分张教授介绍了民间历史文献的研究成果和史学发展的新契机。在几代学者的研究累积下,民间历史文献学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并为史学发展开辟了新史料,新方法,新视野三方面的新思路。
最后,四川大学粟品孝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鱼宏亮研究员及其他与会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评议,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看法,张侃教授就所提问题进行了解答,双方针对不同看法做了激烈的讨论。
我院院长成积春教授对各位老师的参加表达了感谢。本次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从各位专家学者的讲述和讨论中收获良多。
上一条:我院在2020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 下一条:我院师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线上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