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晚,2020年第1期洙泗讲堂于科技楼孔子会堂举行。刘未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永思林的故事”的报告。报告由我院副教授毕德广主持。
讲座伊始,刘未副教授首先讲解了儒家的葬仪与葬制的不同,指出儒家的葬仪虽然有自己的独立性,但是也有可能与国家强制的有关联。随后,刘未副教授将其讲座分为三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刘未副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永思林的再发现”,他通过图文并茂、引用文献的方式讲述了什么是“永思林”、永思林墓布局采用的昭穆制度以及昭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第二部分中,刘未副教授重点讲解了元代的族葬图。他介绍了元代丧葬制度的来源以及它的新发展,同时又展示了部分元代族葬的示意图。在第三部分中,刘未副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儒家葬仪的建构,他以陕西蓝田吕氏墓地为例进行讲解,从而指出从墓地的横排设置可以看出长房嫡长子为尊以及尊左为上的原则。刘未教授的讲解环环相扣、深入浅出,流露出身为考古学者严肃审慎的研究态度和不懈追求的研究精神。最后,刘未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在场同学提问的问题。
刘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宋元考古教学和研究。出版了《辽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鸡冠壶:历史考古札记》两部专著;发表了《宋代皇陵布局与五音姓利说》《蒙元创建城市的形制与规划》《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沉船所见宋元贸易陶瓷》等近三十篇论文。
(文字素材来源于历史文化学院学术服务部)
审核:刘贤贤 吴皎
上一条:【孔子文化月系列活动(一)】第一届“鸢飞四月赏芳辰,... 下一条:【校园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动】我院举办“珍爱生命,热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