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金秋,微风轻拂,不仅带来了凉爽的宜人,更激发了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的一腔热血与使命感。8月6日,这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与传承之心,踏入了德州市的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文化宣传栏清洁行动。这场活动,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是对精神家园的深情守护,共同绘制了一幅红色文化的新时代画卷。
缘起:一次偶然,一份责任
故事的起点,源自一次不经意的发现。在德州市某个社区的角落,几处红色文化宣传栏静静地伫立,却因岁月的侵蚀而显得斑驳陆离,仿佛历史的低语被尘埃掩盖。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的每一位成员。他们意识到,这些宣传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其现状的忽视,实则是对革命精神的一种淡漠。于是,一场旨在唤醒红色记忆、美化社区环境、弘扬革命精神的清洁行动,悄然酝酿。
筹备:精心策划,细致入微
实践队员们首先进行了周密的社区勘查,对每一处红色文化宣传栏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他们不仅记录了宣传栏的地理位置、尺寸大小等基本信息,还细致观察了宣传栏的材质、颜色、磨损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涂鸦、破损等具体问题。通过拍照、记录、分类整理等方式,队员们对社区内红色文化宣传栏的现状有了清晰而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摸底调查的结果,实践队员们召开了多次讨论会议,集思广益,制定了详细的清洁计划与时间表。计划中,他们根据宣传栏的实际情况,将清洁工作细分为多个步骤,包括初步除尘、深度清洁、修补破损、重新上色等,并明确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所需工具材料。同时,他们还根据社区内宣传栏的分布情况,合理安排了清洁顺序和人员分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同时,实践队员们充分考虑了天气因素、居民作息时间以及可能遇到的其他干扰因素,制定了灵活可调的清洁时间表。他们设定了每日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并预留了足够的缓冲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
实施:汗水浇灌,红色重生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社区的红色文化宣传栏,也照亮了实践队员们坚定的脸庞。随着一声令下,清洁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实践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各式各样的清洁工具,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小组专注于宣传栏表面的清洁,用湿布轻轻拂去灰尘,再用干布仔细擦拭,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有的小组则负责清理宣传栏周边的环境,捡拾垃圾、拔除杂草,让这片区域焕然一新。
在清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发现了不少问题。部分宣传栏上的红色标语因年久失修而字迹模糊,有的甚至已经脱落。面对这一状况,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小心翼翼地用颜料进行填补与修复,力求还原其原貌。同时,他们还利用这个机会,向过往的居民讲解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分享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革命精神。他们的热情与专注,感染了社区的每一位居民,也让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随着夕阳西下,清洁行动圆满落下帷幕。但这场活动所留下的影响,却如同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原本陈旧的红色文化宣传栏焕然一新,它们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辉煌与不朽。而实践队员们脸上的满足与自豪,更是对这次活动最好的诠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青年一代对于红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这场活动激发了社区居民对于红色文化的关注与兴趣。许多居民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他们表示将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来,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展望:红色文化,璀璨未来
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的这次德州之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清洁行动,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传承之旅。它让实践队员们看到了青年一代对于红色文化的责任与担当;也让实践队员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红色文化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何姗
审核:刘贤贤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专题】我院“咱写的新闻都队”志愿服务...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专题】赏戏曲表演,扬中华文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