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1月26日,我院密韵寻遗实践队深入高密,开展了一场探寻高密泥塑造诣、传承民间艺术匠心的实践活动。
高密泥塑题材广泛,涵盖了诸多领域。其中有活泼灵动的虎、狮、猴等动物形象,这些动物造型往往在憨态可掬中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也有源自神话传说的白蛇传、孙悟空等人物形象,为泥塑赋予了奇幻色彩;还有富贵有余、连生贵子等饱含吉祥寓意和民俗风情的主题,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极高的文化意义与研究价值,是高密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
实践活动启动后,密韵寻遗实践队的成员们迅速投入到高密泥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他们在高密市的图书馆、文化馆中,翻阅大量历史文献,试图理清高密泥塑从起源到发展,再到风格演变的脉络。线上,他们借助学术数据库、文化遗产网站等平台,挖掘有关高密泥塑的研究成果与艺术分析。线下,成员们实地走访高密的泥塑世家、民间艺人工作室以及传统村落。在与资深艺人的交流中,详细了解到高密泥塑从选材、捏制、彩绘到烧制的整套传统工艺流程。例如,在选材上,对泥土的质地、粘性有严格要求;在捏制过程中,艺人需凭借精湛技艺赋予泥土最初的形态;彩绘环节更是高密泥塑的点睛之笔,色彩搭配独具匠心;烧制则决定了泥塑的最终品质。成员们还得知,像“叫虎”泥塑,不仅有着驱邪纳福的美好寓意,其独特的发声构造更是凝聚了先辈们的智慧,这些宝贵信息为后续实践活动筑牢了根基。
在当地泥塑传承人的精心指导下,实践队成员开启了高密泥塑技艺的学习之路。从泥土筛选、揉制这一基础环节开始,成员们通过亲手操作,感受泥土的特性与可塑性,明白优质的泥土是制作精美泥塑的第一步。在塑形环节,大家专注学习塑造经典造型,尽管一开始作品稍显青涩,但通过不断尝试与调整,逐渐把握了人物、动物形态的神韵塑造要点。比如塑造动物时,则抓住其最具代表性的姿态与神情。彩绘阶段,成员们认真观察艺人调配色彩、绘制图案,领悟高密泥塑色彩搭配中鲜明对比与和谐统一的精妙之处。他们勇于创新,将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泥塑作品注入新活力。
之后,在匠人的引导下,全体成员走进红高粱艺博园的泥塑展览厅。一进厅内,泥土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展台上的泥塑作品栩栩如生,经典的“泥叫虎”,模样憨态可掬,威风凛凛的气势却丝毫不减,其眼神仿佛饱含灵性,凝视之间,仿佛能听见它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让成员们深深沉醉于高密泥塑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中。 近年来,高密泥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突破。在产品创新方面,开发出一系列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产品;在销售渠道拓展上,构建了多元化的销售网络;在文化传播方面,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实践队成员在与当地百姓、匠人交流时发现,姜庄镇已形成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并且充分发挥手艺人的帮带作用。在非遗工坊里,老艺人耐心地向年轻人传授技艺,从制坯、上色到安装哨子,每一个步骤都悉心指导。曾经的“家庭式小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家门口赚钱的小工厂”,高密泥塑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密韵寻遗实践队通过实际行动,深入探寻了高密泥塑造诣,为高密泥塑的保护与发展贡献了力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也为其他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编辑:刘馨杨 荆煜淇
初审:夏金金 徐淑婷
终审:王建阳
上一条:【寒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下一条:【寒假社会实践】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