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大学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2月6日,我院“想不出名字”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仁寿烈士陵园的旅程,实地探访,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启程追寻红色记忆,实践传承革命精神
队员们一踏入陵园,就被那写满烈士名字的烈士姓名牌和巍峨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和所吸引。红色的烈士姓名牌代表着烈士们的赤子之心;高耸入云的纪念碑象征着先烈们崇高的精神和永恒的荣耀。队员们肃立碑前,默哀致敬,表达对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随后,队员们缓缓步入烈士墓区,陵园修建在山上,四周绿树环绕,环境幽静,仿佛一处远离尘嚣的净土,静静地诉说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故事。烈士墓群整齐排列,每一座墓碑下都安眠着一位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正值青春年华,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烈士的墓前大都摆满了菊花,寄托着人们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这些鲜花不仅是对烈士们英勇牺牲的无声致敬,更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真挚表达。
陈列室中观英雄事,历史长河悟心中志
在烈士事迹陈列室内,实践队成员们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深入了解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这些烈士有不畏牺牲、奋勇抗日的勇士,有心怀家国大义守卫边境的战士,也有和平年代为守护人民的民警,还有挺身而出救人的民众。其中,阳廷安烈士和李华云烈士的事迹使人印象深刻。他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精神,奋勇杀敌,最终英勇牺牲。他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座右铭,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而李华云烈士则在朝鲜战场上,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用生命诠释了革命战士的忠诚与担当,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队员们采访了一位常年在此卖花的阿姨。这位阿姨一年四季都在陵园附近售卖菊花,尽管收入微薄,但她并不看重利润,而是将这份工作视为一种对烈士的敬意和缅怀。她表示,自己深知烈士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牺牲,希望通过售卖菊花,为前来祭奠的人们提供一份寄托哀思的方式。她的坚守与奉献让实践队成员深受感动,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位阿姨的行为正是对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此次采访不仅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普通民众对烈士的深厚情感,也为他们的社会实践增添了温暖而深刻的一笔。队员们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肩负起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鲜花敬献表哀思,誓言传承报国志
除了参观烈士陵园,实践队还组织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纪念活动。在纪念亭和纪念广场上,队员们手捧鲜花,向烈士们敬献花圈,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他们还在广场上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誓言要继承和发扬烈士们的英勇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崇高情怀。他们表示,将把这次参观学习的经历铭记在心,化作前行的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孙煜潇 金渝涓
摄影:金渝涓
初审:刘贤贤 徐淑婷
终审:王建阳
上一条:【寒假社会实践】探寻聊斋文化,溯源历史文脉 下一条:【寒假社会实践】聚焦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