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我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凝聚团队共识、明确实践方向,为后续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推进。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我院学子组建“党史小课堂”实践队,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发展创新路径。暑假伊始,队员们怀揣红色信仰与传承使命,跨越地域限制云端相聚,开启这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意义的探索之旅。
队长徐玉康以“清晰规划+务实指导”为主线,从四大板块展开部署,分别是环环相扣,稳扎稳打的总体流程,以讲好红色故事,扩大传播声量为中心的投稿简介,专业互补,协同攻坚的分组情况和
严守纪律,精益求精的具体要求。
会议伊始,队长系统阐述实践方案,她强调团队将围绕“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传承实践”核心目标,重点推进三大实践方向:一是深耕红色教育实践,通过组织队员实地走访家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深度研学,沉浸式参观、整理文物档案、采集老党员口述史,挖掘地方党史鲜活故事,形成研学成果厚植家国情怀;二是推进英烈事迹宣讲进基层,以“故事化+互动化”形式走进乡村、社区、学校,让英烈精神“声”入人心;三是同步落实三项选修任务,即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用青年话语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系统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红色剧本杀、VR历史场景还原等创新形式让红色教育学习“活”起来;策划校庆主题活动,以“曲园红色记忆”为切口,通过校友访谈、校史档案整理等方式,展现学校与党同心同行的奋斗历程,培育队员与校友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历史责任感,鼓励队员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用青春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红色担当。
在讨论环节,队员们围绕“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传承实践”课题踊跃建言。针对实践地点,大家提出以家乡革命遗址、红色村落为重点,通过挖掘老党员口述史、整理地方党史档案,打造“活态红色教材”;在形式创新上,建议结合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开发“党史剧本杀”互动游戏、设计红色研学路线,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有趣味”;同时,队员们还提出利用短视频、H5等新媒体手段扩大传播,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屏幕共享的文档中,计划随讨论不断细化,队员们在弹幕中快速刷屏,分享各自家乡的红色资源,有人提出可结合地方特色历史事件设计场景,有人建议联系专业机构获取技术支持,语音讨论区更是此起彼伏,持续碰撞火花,线上协作氛围热烈,共同为实践注入青春智慧。
队员们神情专注,或奋笔记录,或热烈讨论,背景中滚动播放的乡村红色遗址图片与党史文献,仿佛在诉说那段峥嵘岁月。队长李明轩通过屏幕分享党史资料,队员们实时补充地方史实,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课堂”在云端生动展开。便捷的线上平台让思想碰撞无界,青春热情在线上持续升温。
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不仅明晰了实践路径,更深化了他们对“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解。这次实践任务不仅是挖掘历史、讲述故事,更是以青年视角赋予红色文化时代生命力,让信仰之光穿透屏幕、照亮基层。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此次线上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党史小课堂”实践队正式启航。曲园学子将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镜头记录初心故事,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属于青年的新篇章!
编辑:周雅妹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暑假“薪火相传”实践队第一...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坊间绘韵,年画映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