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陵园行,英烈精神薪火承

发布日期:2025-07-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化对英烈精神的理解,开展仪式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并通过实践反思践行青年使命,7月14日,我院“史迹承魂,韶华拓路”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深入的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深度体悟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悟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切实践行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陵园瞻仰——山河静穆,浩气长存

阴平烈士陵园最初建立于1987年,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于2010年进行了全面的改扩建工程,扩建后的陵园占地面积达到了2万余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庄重。这里安葬着在津浦线战役和沙路口战役中英勇牺牲的238位烈士,他们的英魂长眠于此,成为了鲁南地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首先来到了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低头默哀,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烈士墓碑,仿佛在擦拭历史的尘埃,让烈士们的名字和事迹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每一块墓碑不仅仅是一块石碑,更是一座座矗立的精神丰碑,它们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铭记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烈士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重走烽火路——青山作证,铁血犹存

实践队员们怀揣着坚定的信念,毅然决然地徒步攀登至陵园后方的战壕遗址。沿途的道路崎岖不平,每迈出一步都显得异常艰辛。当实践队员们抵达目的地时,眼前所见的那些残存下来的防御工事,虽然已经历经了无数岁月的风吹雨打,却依然顽强地伫立在原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这些饱经沧桑的遗迹,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些英勇战士们“人在阵地在”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战士们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他们誓死坚守阵地,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毫不畏惧,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些赞歌不仅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铭记,更是对那段不朽历史的永恒纪念。

擎旗新征程——薪火相传,青春作答

在总结研讨会上,实践队员们围绕着“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英烈志”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队员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将先烈们所展现的崇高精神,视为指引我们前行的明亮火炬。这束不灭的光芒,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将照亮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艰辛征途中,所迈出的每一步。通过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英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私奉献的精神,青年一代才能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在行动上更加自觉,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重任。

此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不仅使青年学子有机会深入红色沃土,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养分,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更为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实践样本。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的队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深切感悟,表示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青春光芒。

编辑:周雅妹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踏访青州博物馆, 重温红色峥嵘岁月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孔子博物馆:非遗韵里育新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