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2025年7月18日,我院院“儒家文化齐鲁行”社会实践队以“同心筑梦,国在我心”为主题,于山东省青州市南燕都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系列爱国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儒家文化为纽带,结合新时代青少年成长需求,通过多元化形式深化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思想引领:以文化浸润凝聚爱国共识
实践队结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念,组织青少年观看《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主义影片片段。通过历史人物故事与当代英雄事迹的对比,阐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传承。在观影后的互动讨论中,实践队员抛出“儒家‘仁爱’思想如何体现于现代爱国行为”等问题,引导青少年结合抗疫、救灾中的感人事迹展开思辨,分享自己熟知的爱国故事。一名学生分享道:“2020年6月中旬,贵州因持续大暴雨引发洪水灾害,当地消防队员在救灾过程中发现了淤泥之中的五星红旗和共青团团旗,将他们捞起洗净,以实际行动传达给我们如何爱护祖国的旗帜。”
除了分享国家旗帜背后的故事,实践队员还进行了旗帜含义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认识我国的各个旗帜。党旗是由镰刀和锤头组成,镰刀代表农民,锤头代表工人。这传达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实践队员们的讲解下,同学们对于我国的旗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与此同时,实践队员还告知大家不得使用破损、污染、褪色以及不符合制作规定的旗帜。对于国旗,我们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对待它。在升旗仪式上需庄严肃穆,行注目礼。日常悬挂时要确保国旗整洁端正,不能有污损、褪色、倒挂等不当情况。不使用时,应当将国旗妥善保管在干燥通风之处,如果发现国旗有破损等状况,要及时更换,向大家传授了正确的国家旗帜观念,有效指导规范了大家的日常行为。
二、实践体验:手工活动深化情感共鸣
为将抽象价值观转化为具象认知,实践队设计“中国地图拼图”与“国旗手作”两项活动。青少年通过拼贴中国地图了解边疆地理与国防意义,并在志愿者讲解中学习我国的地理知识和民族文化。国旗制作环节中,志愿者同步讲述五星红旗的设计内涵,强调“四颗小星围绕大星”象征团结与党的领导。
在国旗手作环节,同学们全部聚精会神地制作国旗。他们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按照提前画好的五角星形状裁剪出来,在背面均匀涂抹胶水后粘贴在与国旗同比例的红色卡纸上,还原国旗的旗面。然后用胶带把提前准备好的小旗杆与国旗组装在一起,就制作出了简单的手持国旗。制作结束后,一名小学生举着手工国旗说:“我要把它挂在书桌前,提醒自己为祖国而读书。”
三、主题升华:爱国主题教育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始终紧密围绕“爱国”主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致力于通过有趣新颖的方式向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经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也更加了解了国家旗帜背后的故事,在丰富知识阅历的同时更加坚定了爱国之心,激发出强大的青春活力。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爱国是我们成为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基本前提。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编辑:张钊瑄
初审:董经 孙煜潇
终审:王建阳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查海探秘寻根脉,曲园实践绽芳华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传红色基因,展时代担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