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青衿之光,微光筑城实践队于2025年8月8日上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海底世界极地研究成果馆展开了极地探究讲解小课堂。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童心探极地,共筑海洋梦”为主题,旨在利用青岛海底世界的优质资源,为社区的孩子们打造一场生动有趣的极地科普启蒙之旅。通过精心设计的参观环节和互动体验,我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极地、热爱科学的种子,同时也深化了大学生对极地科研价值的理解与社会责任感的认同。
对“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 的趣味讲解
认识极地:我向孩子们生动地描述了极地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极地地区气候严寒,常年被冰雪覆盖,但却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如可爱的企鹅、北极熊等。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极地与我们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
保护极地:极地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加速融化,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碳排放,保护地球环境,进而保护极地。例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简单的行为,都能为保护极地贡献一份力量。
利用极地:极地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以及独特的生物基因资源等。合理开发利用极地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极地独特的环境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有助于我们探索地球的奥秘,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历史的互动介绍
在青岛海底世界的场馆内,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正围绕着那艘按比例还原的科考船模型和一旁巨幅的海洋科考大图展览,给孩子们展开一场生动的海洋知识科普。
孩子们好奇地围着模型,团队成员指着船身的的设备,细致讲解中国海洋大学科考团队如何利用类似的设备在深海探测。旁边的大图上,清晰展示着不同海域的科考路线、采集的样本图片等。团队成员结合这些内容,娓娓道来科考人员在海上的工作日常、取得的研究成果,比如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发现、对海洋环境变化的研究等,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海洋科考的魅力。
极地微生物的探索
团队成员结合场馆内展示的极地微生物图片与分级过滤设施,为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微生物的趣味科普。
那些极地微生物图片,清晰呈现了各种形态独特的微生物,有的如星点散布,有的似丝线缠绕,直观展现了这些微小生命在极端环境中的存在状态。旁边的分级过滤设施则通过层层递进的结构设计,生动演示了如何从复杂的极地样本中分离出微生物。团队成员以此为依托,讲解了微生物的生存特性 —— 它们如何适应严寒,如何在冰封环境中获取养分,以及在极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过将图片中的静态形象与设施的动态原理相结合,原本抽象的微生物知识变得具体可感,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极地微生物世界的奥秘。
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孩子们对极地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种子。作为带领者,我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组织和科普能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讲解内容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部分稍显复杂,互动形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在今后的类似活动中,我将进一步优化讲解内容和形式,让科普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我也将继续努力,为传播科学知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荆煜淇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青春引航,共探科普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探艺入文馆,非遗耀古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