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寒假社会实践专题】南北方春节习俗大揭秘

发布日期:2022-02-07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年1月31日至2022年2月7日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没脾气小队”社会实践团队三位队员,通过融入式体验,深刻感受到了南北方春节习俗的差异。队员们以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为活动重点,对比南北的春节活动的不同,进行社会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活动采用亲身参与、调查问卷和面对面交谈三者结合的方式,调查身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55人,得到有效问卷49份。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南北方春节习俗的差异。其中以山东省青岛、淄博与湖南省株洲的春节为例,进行了详细对比

南北方在除夕这天的主要活动内容相差不大,都要放鞭炮、贴对联,但在一些习俗上有所不同。湖南人在这一天理论上不吃午饭,午饭和晚饭合并为一顿饭,要在下午五点前吃完,吃饭时祭天、烧金元宝;山东人在这一天要贴窗花,用红纸剪制,多以五谷丰登、喜庆丰收为题,下午挂上家谱或摆好排位,摆上供品,备好香、烛、纸钱等,以表达中国人对天地、祖先的敬畏。

大年初一,是农历新一年的开始。在湖南株洲,人们起床后,要放开年鞭炮,一家之主要煮鸡蛋,将鸡蛋、豆子、红枣、白砂糖一起煮。初一这天不能洗衣服、拖地,意为“压岁”。晚辈要向家中最长的人拜年,长辈会给“压岁钱”,一家人要一起上山祭拜。在山东青岛,这天大家一身新装出门拜年,拜年都是先从自家长辈拜起,俗称“家拜”。青岛人管压岁钱叫压腰钱或磕头钱,叫“压压腰”,然后再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南北方人都会吃汤圆,但是南方人称汤圆,而称元宵,在做法上稍有不同。在湖南,不仅要吃汤圆,正月十五这天大人们要舞龙、舞狮子,要把整个家里逛一遍,小孩子要挨家挨户送花灯,讨个好彩头。在山东,元宵节的民俗保留下来的并不多,曾经有高跷、旱船、龙灯、赶驴、秧歌等杂耍串街走巷,十分热闹,晚间,男女老少沿街观赏品评彩灯并燃放焰火,如今只保留了吃元宵和看花灯。

    对比南方方春节习俗,因为地域与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也有共同点,而现在的春节与曾经的春节相比,有一个难以忽视又可惜的地方,年味在一去不返地变淡,春节许多习俗不再被重视。面对如此状况,全国人民都要重视起来,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来自我院“没脾气小队”社会实践团队)


编辑:潘敏 马一珺 齐明露

审核:刘润欣





上一条:【寒假社会实践专题】薪火相传研礼俗 继往开来谱新章
下一条:【寒假社会实践专题】潍河污染与治理现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