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与绿色重建和谐,曲园学子用行动绘就社区生态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7-26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环保实践,推动社区环境治理水平提升,725日,我院“杏坛寻声”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与绿色重建和谐”社区环保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垃圾分类宣讲、绿化景观修复、环保设施升级等系列行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区生态贡献青春力量。

精准调研摸底,靶向制定环保方案

实践活动开展前,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和谐社区的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数据显示,社区内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垃圾分类准确率不足30%,混投现象普遍;二是中心花园部分绿植因管护不当出现枯萎,景观功能弱化;三是公共区域环保宣传标识缺失,居民环保意识有待提升。

针对调研结果,实践队联合社区居委会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环保专业教师提供技术指导,最终制定了“宣传引导—硬件升级—实践参与”三位一体的环保方案。方案明确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作为首要任务,同步推进绿化修复与环保设施完善,确保活动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能长效提升社区环保氛围。

为提高方案可行性,实践队还与社区物业达成合作,协调垃圾桶点位调整、绿化工具借用等事宜,并招募了30名社区志愿者组成“环保搭档”,形成“高校+社区+居民”的联动机制。

多维实践发力,激活社区环保动能

在此次实践中,实践队围绕方案开展了系列落地活动。在垃圾分类环节,实践队创新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讲解”的方式,在社区广场举办3场主题宣讲会。实践队员们通过“垃圾去哪了”动画短片展示混合垃圾的危害,用“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让居民在互动中掌握分类标准,吸引居民参与,现场发放分类指南手册500余份。

针对中心花园的绿化问题,实践队组织队员与社区志愿者开展“绿植焕新”行动。大家分工协作,清理杂草、修剪枯枝、补种月季与冬青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并铺设200米生态草绳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实践队还向社区物业赠送了《社区绿化管护手册》,详细标注不同植物的浇水周期、施肥方法,确保绿植后期管护有章可循。

此外,实践队还完成了社区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在单元楼门口张贴垃圾分类指引贴,在垃圾投放点设置智能分类提示牌,在休闲区增设废旧电池回收箱。这些举措既优化了社区环保硬件,也让“绿色生活”的理念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融入居民日常。

长效机制落地,延续绿色实践成果

实践活动收官之际,实践队与和谐社区签订了《环保共建协议书》,将短期实践延伸为长期合作。根据协议,实践队将选派队员回社区开展“环保回头看”活动,跟踪垃圾分类准确率、绿植生长等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方案;社区则定期组织“环保小课堂”,由实践队提供课件支持,培养居民自主环保意识。为巩固活动成效,实践队还协助社区成立了“绿色管家”队伍,由热心居民担任楼栋环保监督员,负责日常垃圾分类巡查与绿化管护提醒。

此次“与绿色重建和谐”社区环保实践活动,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搭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正如伟人所言:“青年志愿者用专业知识与实际行动,让环保理念扎根社区、融入生活,为和谐社区建设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

编辑:王嘉禾 金渝涓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乡镇中学里的红色基因传承实践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传承焦裕禄精神,奏响青春奋进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