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在文物间触摸历史,以实践传承文脉

发布日期:2025-07-30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后续开展历史文化普及活动积累实践经验,729日上午,我院“春藤计划”实践队走进高青县博物馆,开展探寻地方文脉,传承历史记忆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实践队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实践青少年历史文化兴趣课堂的重要环节,此次活动通过实地研学、文物观察、文化梳理等方式,将专业学习与基层文化服务相结合。

分层研学:在文物观察中积累专业素材

进入一楼临时展厅,古代兵器展的展品立即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战国青铜剑的棱线设计、汉代铁矛的锻造工艺,不仅展现了古代兵器制造的技术水平,更折射出齐地尚武而重技的文化特质。队员们一边记录文物特征,一边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兵器形制与战争需求的关联,相关观察笔记将用于后续青少年历史兴趣课堂的教具设计,帮助青少年理解历史中的科技智慧

二楼早齐寻根,文明溯源展厅是齐文化研究的核心区域。镇馆之宝丰觥的西周铭文丰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为姜太公在高青地区的活动提供了实物佐证,成为队员们重点研学的对象。队员们通过拍摄铭文、比对拓片、记录尺寸等方式,系统整理文物信息,这些资料后续在社区文化活动中使用。

聚焦三楼:从地方文物中挖掘生活智慧

三楼高青人文历史陈列展以七个单元系统呈现地方发展脉络,是此次实践的重点研学区域。在东夷足迹单元,新石器时代的黑陶蛋壳杯以薄如蝉翼的工艺令人惊叹。队员们在观察中发现,该工艺在高青民间仍有传承,当即与博物馆工作人员沟通,初步达成非遗传承人进社区合作意向,计划联合开展黑陶制作体验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明清展区的日常生活文物则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明朝青花瓷盘的王记款识、清朝铜香炉的使用痕迹、民国守门石狮的造型风格,都承载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记忆。大家也纷纷分享家中老物件的故事,队员们同步记录这些口述历史,丰富社区文化档案。

实践延伸:让历史文脉融入基层服务

活动结束时,队员们在博物馆前合影留念,背包里已装满各类实践成果:包括300余张文物照片、5000余字观察笔记、12则民间老物件故事等等。这些成果将被系统梳理,转化为青少年历史文化兴趣课堂的课程资源、社区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及地方文化研究的基础素材。

此次博物馆研学,不仅让我们在文物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更找到了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的切入点。队员们表示,后续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举办体验活动、整理地方记忆等方式,让历史文化走出博物馆、走进社区生活。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文物是凝固的历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凝固的记忆重新流动起来,成为滋养社区文化、促进治理融合的鲜活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既实现了历史专业知识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又为基层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内容,是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实践的具体探索。未来,“春藤计划”实践队将继续以文物为媒,深化历史传承与基层服务的结合,让地方文脉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编辑:翟路婷 金渝涓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仰韶土与火,烧铸黄河魂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追寻琼崖一大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