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寻红迹 忻台圣地续精神

发布日期:2025-07-23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情怀,7月22日,我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毛泽东路居纪念馆,开展了以“探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参观、现场研学、互动宣讲等形式,在历史现场感悟革命历程,将专业所学与红色教育相结合,为传承红色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走进五台山毛泽东路居纪念馆,青灰色的四合院静立在五台山台怀镇塔院寺旁,这里正是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东渡黄河后,途径五台山时的路居之地。实践队队员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首先参观了“领袖足迹”展区。玻璃展柜内,一盏黄铜煤油灯、一张木桌、几把藤椅静静陈列,讲解员介绍:“1948年3月25日,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盏灯下工作至深夜,听取当地干部汇报,部署解放区工作,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擘画蓝图。”实践队队员们驻足凝视,透过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实物,仿佛能看到当年灯光下运筹帷幄的身影,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历史回响”展厅,墙上的黑白照片与泛黄的文献资料串联起那段特殊的历史。1948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中央领导同志途径五台山时,不仅与当地群众亲切交流,还对五台山的宗教政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文物古迹”。一位实践队队员说道:“这些细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不仅依靠军事力量,更离不开对群众的尊重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这正是我们党史学习中需要深入理解的‘人民至上’理念。”

结合历史文化专业特色,实践队在纪念馆内开展了“党史小课堂”互动活动。队员们以“领袖在五台山的一天”为主题,为现场参观的游客还原1948年中央领导同志路居期间的工作与生活场景。实践队队员结合展品中的《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手稿复制品,讲解当时党面临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行军途中,党中央始终保持着对全国局势的清醒判断,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生动的讲解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来自忻州本地的中学生张悦说:“哥哥姐姐们用故事讲历史,让我们觉得革命先辈的形象更鲜活了。”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还与纪念馆副馆长进行了座谈。副馆长介绍道,作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每年接待各类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年轻人的参与让红色故事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希望你们能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带回去,让更多同龄人了解这段历史。”队员们认真记录了纪念馆在红色教育创新方面的经验,如利用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等,并表示将结合所学,探索更贴近青年的党史传播形式。

活动尾声,实践队队员们在纪念馆的“初心墙”前整理实践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感悟:“一盏煤油灯照见的,是共产党人‘风雨兼程向前进’的初心”“宗教政策的细节里,藏着革命胜利的密码”“作为历史专业学生,我们有责任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这些文字的背后,映照出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的认知。

此次实践活动,让“党史小课堂”实践队队员们在历史现场深化了对革命传统的理解,也让红色教育从书本走向实地。作为历史文化学院学子,他们以专业视角解读红色历史,用青年话语传播革命精神,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在实践中探索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正如队员们所说:“红色足迹的探寻不是终点,而是传承的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力,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编辑:张钊瑄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访乐道院遗址,忆烽火岁月痕
下一条:我院“信义寻踪,诚风传承”社会实践队入选山东省202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