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实践服务新格局 多元服务精准触达民生需求

发布日期:2025-08-02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了让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行动践行青春使命,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衿之志,微光筑城实践队于8月1日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孙村街道将山佳苑社区,开展以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便民服务阵地前移 打造“15分钟服务圈”

“微光行动”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生活琐事,将便民服务阵地延伸至楼栋单元,通过“固定市集+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服务平台。社区中心广场每周定期开设便民服务市集,设置家电维修、健康义诊、政策咨询、衣物缝补、免费理发等8个服务摊位,邀请专业技师、医护人员和党员实践队员驻点服务。

在最新一期便民市集上,居民们有序排队寻求帮助,实践队员们分工开展引导登记、需求对接、现场服务等工作。据统计,首场市集即接待居民200余人次,成功维修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电36件,其中八成家电经维修后恢复正常使用;健康义诊区完成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等基础项目85人次,医护实践队员针对性提出健康建议42条;政策咨询台发放养老认证、社保补贴、医保报销等宣传资料150余份,现场解答居民疑问67个。

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和残疾人,项目推出“上门取送”服务,实践队员通过电话预约方式,定期上门收取待修家电、代办事务。独居老人赵大爷家的电冰箱制冷故障多日,实践队员接到求助后当天上门取件,维修完成后及时送回安装调试,全程无需老人出门。截至目前,“上门服务”已覆盖12户特殊家庭,服务满意度达100%。社区居民李阿姨表示:“以前修个小家电要跑几公里,现在下楼就能解决,实践队员还能上门服务,真是把便利送到了心坎上。

特殊群体精准帮扶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社区通过前期入户摸排,建立起涵盖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需求台账”,实施“一户一档一策”精准帮扶。针对辖区15户独居老人,组建“银发陪伴”志愿小分队,制定每周定期探访制度,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物资代购、居家安全检查、健康状况监测、精神陪伴聊天等。

健全长效服务机制 凝聚志愿服务合力

“微光行动”通过建立“社区搭台、多元参与、居民受益”的运行模式,构建起规范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体系。社区制定《实践队员招募管理办法》,明确招募条件、服务规范、培训机制和激励措施,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招募实践队员40余名,涵盖党员、大学生、退休人员、企业职工等群体。

根据实践队员特长和服务意愿,项目设立便民服务、关爱帮扶、文化宣传、环境整治、应急支援等6支专项服务队,实行“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机制,确保服务精准高效。同时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制”,实践队员服务时长可兑换体检优惠、家政服务、文化用品等权益,每月评选“星级实践队员”并公示表彰,激发持续参与热情。

社区还联合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实践队员培训3场,内容包括沟通技巧、应急处置、老年服务知识等,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建立服务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座谈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据社区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拓展服务领域,计划新增“智慧助老”“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同时扩大服务覆盖面,让“微光”汇聚成照亮社区的“暖阳”,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微光行动”的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精准对接民生需求、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能够有效激活社区资源,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为构建和谐社区、幸福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荆煜淇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探坝彰豪志,护河启新程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 “溯字源・品诗韵・习古礼”国学课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