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关于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号召,以弘扬红色精神、激发青年担当为使命,7月11日,我院“史迹承魂,韶华拓路”实践队召开了第一次线上动员大会。此次会议承载着明确红色调研方向、规划实践行程路线、凝聚团队奋进力量的重要使命,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红色沃土,精神永驻,镌刻着无数先烈的初心与担当
会议伊始,实践队队长孙煜潇向全体队员致以热烈欢迎,并深刻阐释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时代意义。她强调,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历史文化学院的青年学子,队员们肩负着挖掘红色故事、传播革命精神、激发时代担当的责任。通过走访红色遗址、访谈革命后代,将红色基因融入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让更多人在历史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正是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的生动体现。
随后,队长详细讲解了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预期目标及宣传工作要求。在宣传方面,她重点介绍了中青网、校团委、院团委、院官网等投稿渠道,明确了不同平台的稿件规范:文字稿需史实准确、情感真挚,生动还原红色故事;图片稿要聚焦细节、意境深远,定格革命遗址的历史厚重;视频稿则要叙事清晰、感染力强,让红色记忆可视化传播。这些具体要求为实践宣传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为保障实践活动高效推进,队长依据队员们的专业特长、个人能力等进行了科学分组,明确了各组长与组员的职责分工。她要求全体队员在实践中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以团队合力攻克史料考证、行程协调等难题,确保实践成果扎实可信。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延安窑洞的灯火,从西柏坡的“两个务必”到新时代的奋斗宣言,红色精神始终是照亮前行之路的灯塔。“史迹承魂,韶华拓路”实践队将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以敬畏之心探寻红色遗址背后的故事,让沉淀的历史重新焕发生机,让红色精神在青年一代中代代相传。
“只有真正走进历史现场,才能理解红色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力量”。实践队员们表示,他们将结合家乡的红色资源,走访当地烈士陵园与纪念馆,通过整理烈士家书、记录老兵口述史,让具体可感的故事成为红色教育的鲜活教材。队员们共同规划了前期学习计划,通过观看红色纪录片、研读地方党史资料,为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精神传承,贵在躬行
此次实践活动将通过多元形式展开:组织“重走红色足迹”实地调研,深入革命老区、纪念馆等场所,采集第一手史料;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进社区”宣讲,用青年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制作红色文化手账、短视频等文创产品,让红色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通过这些活动,既深化队员们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也推动红色文化在基层的传播普及。
参与会议的队员们斗志昂扬,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实践。他们将发挥专业优势,在史料考证中坚守严谨态度,在故事讲述中注入青春温度,让红色精神既保持历史的厚重感,又彰显时代的生命力,助力更多人从红色历史中汲取信仰力量。
展望前路,使命在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史迹承魂,韶华拓路”实践队将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传承时代基因。本次动员大会的召开,为实践活动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共识。未来,队员们将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时代的担当,让红色精神在青春实践中延续传承,为推进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贡献青年力量。
编辑:周雅妹
初审:夏金金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都江研学探秘,治水溯源寻根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溯源儒学根脉,淬炼青春担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