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幼儿心中播撒红色种子,让红色精神从小扎根,我院“红色宣讲团”暑假社会实践队于7月28日走进幼儿园,以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方式,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精神宣讲之旅。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幼儿心理特征,创新设计宣讲内容与形式,将红色精神融入趣味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富有意义的红色教育课。
出发当日,阳光正好,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红色教育的热忱和对孩子们的期待,踏上了前往幼儿园的路途。大家一路上热烈讨论着即将开展的宣讲活动,精心梳理着每一个环节,力求以最佳状态为孩子们呈现精彩的红色课堂。
考虑到幼儿对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充满兴趣,实践队精心挑选了《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经典红色动画片段。当屏幕上出现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时,孩子们的目光立刻被紧紧吸引,他们时而为小英雄的机智勇敢鼓掌喝彩,时而又因敌人的凶狠而眉头紧皱。动画结束后,队员们用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动画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引导他们认识国旗、党旗,了解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积极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红色历史,实践队带来了许多具有年代感的红色实物,如军帽、搪瓷杯、旧照片等。当这些物品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充满了好奇,纷纷围拢过来,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观察着。队员们一边展示实物,一边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比如军帽上的红五星代表着什么,搪瓷杯在战争年代是怎样被使用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天真可爱的问题:“这个军帽戴起来重不重呀?”“照片里的人现在在哪里呢?”通过与实物的亲密接触,孩子们对红色历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将红色精神融入趣味游戏中,设计了“小小解放军运粮”“红色歌曲接力唱”等游戏。在“小小解放军运粮”游戏中,孩子们分成小组,模仿解放军叔叔,小心翼翼地运送“粮食”(用沙包代替),克服“障碍”(用垫子设置),将“粮食”送到指定地点。游戏中,孩子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充分体验到了解放军叔叔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红色歌曲接力唱”游戏则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歌声中,感受红色歌曲的魅力,传承革命先辈的乐观主义精神。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传递着对红色精神的热爱。
为了让红色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更深,实践队还组织了“红色故事亲子分享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红色故事,有的家长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听长辈讲过的英雄事迹,有的孩子则绘声绘色地复述了在课堂上听到的红色故事。通过亲子间的互动分享,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红色精神在家庭中得到了传承和延续。同时,队员们还为孩子们发放了红色绘本和手工材料,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红色主题手工作品,如红军帽、五星红旗等,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宣讲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红色精神的喜爱和感悟。有的孩子画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画中有勇敢的小英雄、鲜艳的五星红旗;有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起了红色歌曲,歌声虽然不够完美,但却充满了真诚和热情;还有的孩子主动将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送给实践队的队员们,说:“我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勇敢!”这些纯真的回应,让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受感动,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
返程时,队员们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大家的背包里装满了孩子们赠送的“礼物”:手工制作的小红花、写着感谢话语的小卡片、孩子们画的画……这些质朴而又珍贵的礼物,是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最大肯定。我院“红色宣讲团”暑假社会实践队的这次幼儿园宣讲活动,让红色精神在幼儿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红色之花。
此次实践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用适合幼儿的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红色教育。未来, “红色宣讲团”社会实践队将继续探索创新,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更多的力量。
编辑:王润欣
初审:闫浩 孙煜潇
复审:王建阳
终审:姜开勇
上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泥塑古韵,感悟非遗传承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海滨之约: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夏日实践
【关闭】